我是19年的时候来找我的辅导老师Cherry的,那时候我是大三,正好要去英国读本科的双学位,去纽卡斯尔。
那时候我在纠结两个选择,一个是偏金融方向的专业,一个是偏会计方向的专业,因为这个涉及到我以后研究生方向的选择。
Cherry看了我以前的学习内容之后,说我金融方向的成绩很拔尖,以后深造方向也不错,建议我继续读金融。
再后来就是我从纽卡斯尔毕业,在金矢这边申请研究生,申了的基本都拿到offer了,最后选择去了利兹读管理专业,到22年的12月份利兹毕业,现在是已经入职了的状态。
有幸运一路很顺利~ 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申请、就读、包括后续求职的一些经历和体验:
我一直把成绩保持得不错,因为本科就在国外有读过,国内读的金融,国外部分读的国际银行与金融(本科阶段还去复旦辅修了法律,背景比较复合型),所以在利兹读管理学的时候已经很熟悉上课、包括写作业、考试的模式了,我的适应速度一直都很快。
当时研究生申请有几个同学,和我一样的背景,大部队一起来的金矢hh,然后一起去英国到了利兹,不过他们读的不是管理,就是整整齐齐的感觉好奇妙哦,一路披荆斩棘走过来,像是战友的感觉,最后大家的结果都很圆满。
申请方面建议首先,一定要保持好的学术成绩。在我的大学阶段,大一、大二、大三一直是专业第一名,每一年都拿到了一等奖学金,也一直拿到优秀学生的荣誉称号,国内本科毕业的时候还拿到了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在英国本科毕业拿了英国杰出学生奖学金(我那次全球就发了两个),我感觉这些申请的时候都会有帮助的。
要尽可能多参加实习工作,多拿一些奖项。
我的实习领域,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括有金融、教育和时尚行业。大概从18岁开始,就一路在银行、证券、商业咨询类的金融机构里探索,我是有想过研究生阶段是否能跨行业发展的,然后投递了上海时装周的实习,开始整个围绕着服装设计、办秀、进行媒体工作。但是,尝试了下来,我感觉还是更喜欢金融。
实习本身也是一个去尝试你是否喜欢,或者想要换专业还是留在老本行的方式。这个不仅对未来研究生的方向选择有帮助,对更远的一个职业规划也都是有帮助的。
我当时很喜欢曼彻斯特有个专业叫时尚零售,也因为这个原因考虑的转行和实习。然后在上海时装周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朋友,她本科是法律,我们的理念非常相似,都在考虑是否要换个行业。后来她去了曼彻斯特大学读时尚,现在回国进了广告公司。她说她觉得那段实习做对了,因为她真的很喜欢这个行业。
去不错的学校对找工作是有好处的
我回来之后工作offer拿了也挺多的,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都拿到了不错的结果。两个商业咨询公司的,一个小红书的,京东是过了二面没有再继续,银行和证券公司也拿了一些offer。
求职的时候我同步在准备体制的考试,考上了最后就选体制了。
然后我有很多利兹的同学,他们现在有在京东北京总部的、有在阿里巴巴杭州总部的、有进了国家电投的研究所的,我是觉得名校真的可以带来一些好的工作机会。
想鼓励后面的小朋友们,尽量往上能冲就再冲一点,找工作的时候真的有优势的。
当时我面互联网公司的时候,大家交流自己的过往经历,因为第一轮一般都是群面嘛,大家说自己的学校很多都是直接说排名的,换过来想如果我是那个面试官,也会觉得这至少是个亮点。
找工作自我介绍的时候,要讲你以前的实习经历、和你要面试的岗位有什么衔接,包括你读的这个专业,它里面有某一个课程或者整个专业和我们这个面试的岗位有什么衔接,这些其实好的学校都能带给你很多。
写给即将求学的同学们
我觉得信念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想对之后要奔赴求学之路的同学们说,一定要坚定信念,认定好一个方向,然后坚持下去。
在我的求学之路上,无数次的挑灯夜读、上课的认真听讲、学习金融学和法律,无数个复旦的清晨、很多座沉浮过梦想的高楼,都一路见证了我的打拼。
我不断的寻找机遇,做各种各样的实习工作,提高我的竞争力,信念一直都是支撑我的动力。
我最近常在思考的一点就是得失心,我认为这也是现在的我最应该要去修炼的。我希望所有的努力都是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但实际中也时常会发生很多的不尽如人意。
我们该怎么样才能全身心投入一件事而不被结果好坏所左右。不计较后果是不可能的,付出的努力也应当期翼收获。但当我试着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中的学习和收获,很多的时候,我想这是可以不计较暂时的低谷的。
我非常推崇的理念是,要始终坚守用成事之心来做事,用平常心生活。当带着感知心和觉知力去体验这个过程时,目的就变成了成果。
在留学准备的漫长过程中,希望大家保持勇敢,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在这几年的求学和工作中,我遇见了很多背景不同又很厉害的人群,我能从他们的种种气质上看到模糊而又丰富的过去,也激励了我去努力创造更多的可能性。非常感恩的是成长路上遇见了很多给予我帮助的前辈们和朋友们,还有我最爱的家人。
我好喜欢利兹呀
最后来夸夸利兹吧,我打从申请的时候就喜欢利兹了,它真的是那种一眼就喜欢上的漂亮学校。
所以我非常满意我的申请结果,爱Cherry❤️。我有朋友也在英国的其他学校上学,诺丁汉,纽卡斯尔,约克,杜伦,伯明翰,在英国时我都有去他们的城市旅游,最后还是觉得利兹最有亲切感。
我觉得利兹的学术氛围真的挺好的,我读的这个专业作业量算大的,要写很多论文,教授对于论文的批改严谨度也很高,像我毕业论文写了19000多字,85页。
教授们都非常负责,从选论文方向开始,到选题,教授和我约了非常多次的会议,一起探讨接下来的方向怎么写会比较好,建议我把论文中一些数据换一种量化分析来做会更加贴切,等等。
整个研究生生涯的学业压力其实挺大的,如果你想取得好成绩的话,你必须要很认真,上课也有考勤要求,每堂课有很多的小组作业,要求也都很严格。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们三月、五月都是论文比较集中的时间段,大家都在焦头烂额地到处查文献构思写论文。
我有一个玩得很好的朋友,我们一直喜欢约在Brotherton Library,利兹的一个非常漂亮的图书馆,古典型的,我们约好到那里去进行小组作业的讨论。她的本科是在乌克兰念的,平常大家一起小组作业的时候也会分享过去的经历,大家的过去都很丰富又优秀,各自都有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很有意思。
利兹整个城市的氛围我都很喜欢,虽然坡比较多,在那边读过书的肯定懂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哈哈,真的上学是在爬山,下课回家就在下山。
待久了就有感情了,毕业典礼的时候,我穿着毕业服走在学校里,把我每天上课会经过的路,我的教室,还有很有仪式感的礼堂,都走了一大圈,就突然有点感动,我大概会一直记得这个地方吧。